在文言文中,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,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,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。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,包括一词多义、通假字、古今异义字、偏义复词和词的活用。其中,一词多义、古今异义字和词的活用是重中之重,考生需要重点掌握。
一词多义是文言文学习中最普遍也最重要的一项,掌握一词多义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基础。一般情况下,文言文的一个词往往有多个含义,这些意义一般由其本义和引申义构成。词的本义就像树的主干,而词的引申义就是从主干上延伸的枝丫。所以,一般而言,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着或近或远、或隐或显的关系
如:“寒暑易节,始一反焉”(《愚公移山》)中的“反”,即为“返”的通假字;“
通假字是指本该用甲字,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、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,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。通假字在文言文中存在较为普遍,要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,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通假字。一般分为同音替代、音近替代、形近替代。
如:双声通假,即声母相同。如“距管,毋内诸侯”(《鸿门宴》)中的“内”通“纳”,二者声母相同,故相通。
-----更多河北省教师相关知识-----
以上为河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专业知识,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有关河北教师招聘,河北教师招聘网,河北教师编制考试,河北教师国编考试,河北教师招聘考试,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,河北教师招聘面试、报考条件等最新动态,请关注河北教师招聘考试网即时更新最新消息。
08-03
07-30
07-27
07-27
07-21
07-20
07-18
07-15
07-15
07-14
07-09
07-09
07-09
07-08
07-08
07-08
07-20
07-10
07-06
07-06
07-06
10-14
10-14
10-10
10-09
09-23
08-20
08-20
08-20
08-20
08-20
08-20
08-03
07-22
07-10
07-10
07-08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9
06-05
06-05
06-05
07-30
07-27
07-21
07-15
07-15
07-14
07-09
07-09
12-27
12-04
11-29
09-20
08-20
08-20
08-20
08-20